可穿戴設備迎消費熱潮 產業鏈上游公司受益明顯
發布時間:2019-11-08 關鍵字:產業鏈
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各種智能產品、可穿戴設備開始涌現人們的視野當中。而最受歡迎的智能穿戴設備莫過于智能手環、智能手表等等。那么,這些可穿戴設備產業的發展如何呢?日前,小米在北京發布了小米手表,這是小米旗下首款智能手表產品。三季度以來,華為、蘋果等龍頭廠商頻繁發布智能眼鏡、TWS耳機等可穿戴設備新品,獲得大賣,增厚業績。IDC報告稱,2019年可穿戴設備市場全球出貨量有望突破2。23億臺,2023年市場規模將增加至3億臺。這一趨勢之下,NFC、無線充電、OLED、FPC、傳感器、ODM、云計算等產業鏈板塊將充分受益。
智能穿戴設備市場現狀
近年,國內智能手環市場擴張迅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4年,國內智能手環市場規模達到20億元,2015年智能手環市場規模在46億元左右。智能手環市場市場增速在今后幾年有可能放緩,主要是受智能手表市場的影響。在國內智能手環市場上,華為以32。9%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小米以20。1%的占有率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是樂心,市場占有率為7。9%。綜合來看,華為和小米兩大品牌占據國內智能手環市場超過50%的市場份額,市場比較集中。
以操作系統為核心整合移動智能穿戴軟硬件產業鏈資源
谷歌通過開放的AndroidWear操作系統平臺,允許第三方廠商加入生產各式各樣的穿戴設備,試圖用Android手機類似的合作方式整合全產業鏈的資源打造統一移動智能穿戴生態陣營,谷歌正在與電子產品制造商LG、摩托羅拉、華碩、宏達電和三星尋求合作,另外芯片廠商Broadcom、Imagination、英特爾、聯發科等也將加入陣營,此外,AndroidWear的出現,將讓應用開發回歸統一。
通過云平臺打造移動智能穿戴云端結合生態鏈
智能穿戴設備不僅是硬件設備,更需通過數據交互、云端交互來實現強大的功能。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公司,通過開放的云端技術、平臺和資源,與更多穿戴終端廠商和開發者合作,"云"與"端"結合,希望能夠打造一條云端結合完整的生態鏈。百度為TCL、OPPO、PICOOC、MUMU等其他硬件廠商的產品提供云平臺,同時與好大夫、青鳥健身、急救中心等健康服務提供機構取得合作,在云端進行聚合與分析,為用戶輸出較為專業的健康報告和服務。騰訊微信公眾平臺開始支持可穿戴設備接入,用微信同步、管理不同品牌可穿戴設備的數據,并將這些數據與微信的社交關系打通。
可穿戴設備迎消費熱潮
三季度以來,消費電子市場上,可穿戴設備新品發布頻繁,消費者熱情高漲,行業成長趨勢明顯。8月21日,華為首款智能眼鏡Eyewear首發預售,第一批100萬臺開始預售一個小時已預約告罄。華為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宣布,2019年上半年可穿戴設備發貨量同比增長兩倍,而近日發布三季報也表示,智能穿戴等新業務獲得高速增長。
蘋果AirPods系列耳機也受到消費者廣泛追捧,在三季度財報發布會上,蘋果宣布可穿戴設備季度收入增速超50%。10月30日,支持主動降噪功能的蘋果AirPods Pro耳機正式開售后,迅速上演"手慢無",超預期的熱銷一度導致蘋果官網延遲發貨。
可穿戴設備或迎來爆發期。IDC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9年可穿戴設備市場全球出貨量有望突破2。23億臺,2023年市場規模將增加至3億臺。隨著可穿戴市場的發展,眾多巨頭入場,美國當地時間11月1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發布公告稱,將斥資21億美元(約合148億元人民幣)對美國可穿戴設備制造商Fitbit進行收購。消息宣布后,Fitbit股價大漲。若這一交易完成,在可穿戴設備領域,蘋果將迎來最強大競爭對手,而這一領域的競爭也或將越發激烈。
IDC今年9月發布報告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同比增長34。3%至2307萬臺,小米出貨量為528。9萬臺,占據國內22。9%市場份額,名列第一,其次是華為、蘋果。三大廠商占據國內近六成市場份額。
產業鏈上游公司受益明顯
IDC報告稱,全球可穿戴設備中手環、手表和耳機仍然是主流設備,發貨合計占比可達到95%以上。其他設備如智能眼鏡等占比較小,但復合增長率較高。
中信建投證券發布研報稱,可穿戴設備的硬件技術主要集中在電池和充電技術,屏幕和處理器三個方面,硬件設計的主要方向是非接觸式充電技術,柔韌度和分辨率較高的曲面屏,低功耗的處理器等。軟件生態系統方面的主要方向是打造跨平臺的一體化可穿戴設備的生態系統和體驗良好的應用。另外,未來搭載傳感器的可穿戴設備也對大數據和云計算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穿戴市場的發展中受益的板塊包括NFC、無線充電、OLED、FPC、傳感器、ODM、云計算等。
小米生態鏈部總經理屈恒在發布會現場介紹,小米手表集成6個傳感器、11個芯片、37個心率電子元器件、578個電子元器件、還集成LTE天線、藍牙/wifi天線、GPS天線。這些零部件廠商都可能從可穿戴設備的火熱行情中獲益。
立訊精密、歌爾股份、兆易創新等公司的超預期三季報已經體現了這一趨勢,在A股市場上收獲了多個漲停。立訊精密、歌爾股份等公司參與Airpods組裝代工,立訊精密2019年三季度單季實現歸母凈利潤13。86億元,同比增長66。74%,此前公司給出的預期是18。38%-38。32%。
歌爾股份近期頻繁接受機構投資者調研,受益于智能無線耳機和智能可穿戴業務的高速發展,歌爾股份前三季度業績大增,預計全年可實現歸母凈利潤11。71億元至13。45億元,同比增長35%至55%。歌爾股份在調研中表示,因TWS耳機產品供不應求,公司目前產能利用率非常飽滿。未來會繼續在智能聲學整機方面擴大投入,看好此類產品的前景。未來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大客戶,公司都會成為主力供應商。
兆易創新為耳機等可穿戴設備提供NOR Flash。方正證券點評兆易創新三季報指出,受益于TWS等智能可穿戴設備爆發,公司NOR Flash產品線進入新一輪高增長期。兆易創新收入端呈現逐季加速趨勢,2019年三季度單季收入同比增速達63%,毛利率達到40。6%,環比二季度上升3。1個百分點。